幻之纪元·网游先锋

全球网络使用数据分析报告(2024)

全球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

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占互联网人口87%的53个主要经济体的研究显示,几乎全体(96.5%)的工作年龄段网民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其中,智能手机是94.6%网民的首选工具,尽管有3.8%的用户在部分网络活动中继续采用“功能手机”,反映了技术过渡期的残留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移动设备普及率极高,仍有超过60%的16至64岁互联网用户依赖笔记本或台式电脑进行部分线上活动,突显了多平台使用的普遍性。具体细分,约55%的用户倾向于使用个人电脑,而约26%则利用工作单位配备的电脑。

接入互联网设备

然而,近年来,使用电脑上网的人数一直在稳步下降,过去一年,通过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网的互联网用户数量相对下降了5.8%(下降380个基点)。

使用平板电脑上网的人数也以类似的幅度下降。2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2023年第三季度通过平板电脑访问互联网,比去年同期低5.1%(140个基点)。

01

设备偏好因年龄而异

数据显示,设备的使用因年龄而异。总体而言,所有年龄段的手机使用率相对一致,55至64岁的男性是调查中唯一使用率低于95%的群体。

不同年龄使用手机上网比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群体,尤其是男性,在互联网使用习惯上展现了一种颇为有趣的倾向。据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揭示,超过70%的55至64岁男性倾向于利用电脑作为上网的主要工具,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年轻群体中的女性用户——在16至24岁女性中,电脑上网的比例仅为57.3%。

不同年龄使用电脑上网比例

在对不同性别与年龄段的在线行为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了有趣的差异化倾向。男性用户在该年龄段内,报告其日常在线时间超过50%分配给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使用。相比之下,16至24岁女性群体中,手机成为了主导,占据了她们日常网络活动约67%的比例。这一观察揭示了数字设备偏好上的性别与年龄特异性。

每日上网比例

0

3

设备的使用和偏好与地区位置关系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互联网用户的设备使用习惯与偏好展现出地域特色,其中手机作为上网工具的应用尤为广泛,尽管具体比例在各国家和地区间有所变化。据调研,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互联网用户几乎全面依赖手机进行网络活动,使用率分别高达98.9%和98.8%。南非紧跟其后,98.7%的成年网民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南非网民每日总计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最长,达到9小时24分钟,冠绝各国家和地区。

01

手机上网

对比之下,丹麦、加拿大和新加坡的手机互联网使用率相对较低,但仍占据主导地位。丹麦有92.3%的工作年龄段网民在部分网络活动中使用手机,加拿大和新加坡则分别为92.5%和92.7%,反映出即便在使用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手机依然是互联网接入的核心设备。这一系列数据凸显了手机在全球互联网接入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以及各国家和地区在此趋势下的细微差别。

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02

计算机上网

但计算机访问的数据差异要大得多,最新研究表明,捷克人是上网最活跃的电脑用户,86.5%的网民表示他们每月都会使用联网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克罗地亚人排名第二,占86.1%,葡萄牙的互联网用户在计算机上使用互联网方面排名第三,占84.5%。

然而,摩洛哥只有14.8%的互联网用户表示他们通过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设备上网。尼日利亚人的使用率同样很低,为17.9%,而不到四分之一的加纳人(24.9%)表示他们每月通过电脑上网。

使用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在53个调查国家和地区中,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至少在一些联网活动中使用计算机,这表明计算机的重要性。

然而,经济状况在决定人们是否可以使用电脑方面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使用电脑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富裕经济体的人们。

但数据表明,有时经济状况并不是决定人们是否使用电脑上网的唯一因素。

事实上,尽管南非的人均GDP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南非超过五分之四(81.1%)的互联网用户每月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GDP与互联网使用关系

0

4

不同设备互联网使用时间

对比不同设备的网络使用占比揭示了深层次的洞察。中国显示出最高的移动偏好,网民日常上网时间的63.3%由手机占据。类似趋势在东南亚尤为显著,泰国和印尼的用户高度倾向于高估他们的手机使用时间。相比之下,比利时的互联网使用情况中,电脑占据主导,达到日常上网时间的54.8%。丹麦、捷克以及俄罗斯同样表现出对电脑或笔记本的偏好,其中电脑使用率显著。

尽管移动设备普及,研究指出,在调查的53个国家和地区中,仍有17个国家或地区的互联网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电脑作为主要上网工具,超过他们在笔记本上的使用时间。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虽未直接显现,但可能与年龄结构相关——电脑因其大屏幕和实体键盘设计,对于视力和手动操作能力有所下降的老年人更为友好,从而在这一群体中保持较高人气。

这一观察结果对如何有效连接老年群体具有启示意义,提示我们在构建数字包容性社会时需考虑技术使用的代际差异。此外,政府在推广电子政务服务时应审慎考虑移动应用的普遍适用性,尤其是考虑到老年人群体作为公共服务主要受众的特殊需求。尽管手机以其便捷性和经济性成为主流选择,维护多元设备接入的渠道,确保包括电脑在内的其他平台得到适当支持,对于实现全民数字接入至关重要。

每日使用设备上网时间

01

移动设备

根据网络浏览数据分析,虽网络使用仅占智能手机日常活动的6.3%,却为理解全球互联网行为模式贡献了重要视角。其最新数据显示,约57.9%的网络流量源自移动设备,这一比例与关于互联网总体使用时间中移动设备所占的57.6%高度吻合,展现了移动互联的主导地位。

尽管记录到过去一年中,移动设备在网络流量中的占比减少了3.9%(即-234个基点),此类波动在历史数据中并不罕见。深入分析提示,这类短期变动未必预示着长期趋势的转变,意味着移动流量份额的小幅回调不应被过度解读为趋势性下滑的开端。

手机连接网络比例

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和电脑占网络总流量的40%,而平板电脑占略低于2%。

为了完整起见,我们已经将“其他”设备(如游戏机和联网电视)包括在内,但这些设备在全球总流量中所占比例不到0.1%,因此它们并不是最重要的。

WEB上网的使用设备

移动设备在网络流量中的主导地位显著,其相对影响力根据国家和地区各异。尼日利亚在这方面尤为突出,2023年12月记录显示,该国87.6%的网络流量源自移动设备。越南与南非亦展现出相似趋势,移动流量占比超过80%。然而,更极端的案例存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中,最近的数据揭示,移动设备贡献了92.8%的网络流量,位居全球之首,紧随其后的是苏丹,占比91.4%,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占比89.9%。尽管如此,即便在这些高度偏向移动的国家和地区里,传统计算机仍保有一席之地,尽管它们所占互联网活动的比例微乎其微。这一系列数据凸显了全球范围内移动互联网使用的急剧增长及其地域差异性。

手机上网的使用情况

从数据分析中可得,尽管移动设备的普及度日益增长,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依旧偏爱使用电脑进行网络活动。以丹麦为例,其逾70%的网络流量源自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显示出对传统计算设备的显著偏好。令人意外的是,摩洛哥也呈现出类似趋势,尽管其地理位置与全球数字化趋势可能存在预期差异,该国网络流量中约有三分之二来自电脑,这一发现与先前观察到的全球互联网使用模式形成有趣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型地域如皮特凯恩岛显示100%的网络流量由笔记本电脑产生,但这鉴于其极小的人口基数(仅54人),数据的普遍性受到限制。圣诞岛与梵蒂冈同样因样本量过小而从主要分析中剔除,尽管三地均显示出对电脑的高度依赖。

在排除上述微型地区后,圣马力诺成为电脑网络流量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其78.6%的流量来源于电脑。此外,亚美尼亚、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亦展现出对电脑的明显偏好,这些国家和地区超过70%的网页请求由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发起。

谈及浏览器使用情况,谷歌Chrome浏览器在全球网页浏览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接近67%,而苹果Safari浏览器则以略超18.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上网时浏览器使用情况

0

5

互联网连接速度

人们选择用来访问互联网的设备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可以从每台设备获得的访问质量。

连接速度在这里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应进行具体分析。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在2023年11月的平均下载速度为48.61 Mbps。

简而言之,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一半的移动互联网连接速度比这快,另一半则慢。

然而,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下载速度的中位数增长了43%,这意味着典型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现在的带宽比去年同期多了近15 Mbps。

平均互联网连接速度

01

手机连接互联网速度

用户地理位置对于其网络连接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11月的数据揭示了全球移动网络速度的显著差异,其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接近325 Mbps的中位移动下载速度位居榜首,理论上足以支持该国普通移动用户同时流畅播放21部4K电影,鉴于Netflix规定的超高清内容播放最低带宽需求为15 Mbps。

紧随其后,卡塔尔和科威特分别以244 Mbps和189 Mbps的中位速度占据移动网速排名的第二、三位。然而,全球景象并非普遍乐观:古巴的移动互联网状况引人担忧,中位速度仅3.9 Mbps,与前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2%,而阿富汗的4.81 Mbps平均速度亦不容乐观,在速度排名中几乎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7个国家和地区的移动下载中位速度未能突破10 Mbps大关,更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部分用户难以达到Netflix设定的15 Mbps门槛以享受4K视频服务。还需强调,上述数据均为中位数值,实际中半数用户的体验可能更为滞后,凸显了全球数字鸿沟的严峻现实。

手机联网速度

02

固定宽带连接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的移动网络中位速度现已超越全球最快有线网络的中位值,即便是以高速著称的新加坡,其固定宽带服务的中位速率为263.5 Mbps。从全球视角审视,固定宽带的平均速度大约是移动网络的两倍。

根据2023年11月的数据报告,全球固定互联网用户的下载速率中位数已达到90.2 Mbps,较前一年增长超20%,显示出显著的性能提升。然而,如同移动网络,固定宽带速度亦显著受到地理区域的影响,表现出巨大差异。

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的平均网速突破250 Mbps大关,而智利、中国及摩纳哥则紧随其后,接近此高速标准。相比之下,古巴的固定宽带连接表现依旧滞后,2023年11月的典型速度仅为2.11 Mbps,位居末席。阿富汗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中位速率为3.12 Mbps,位列倒数第二。

值得肯定的是,在过去一年中均观察到固定宽带速度的提升,但按当前增速预估,古巴若要达到新加坡现有的网络水平,恐需近半个世纪之久,此点颇显挑战重重。

固定网络连接速度

0

6

互联网使用频率

尽管量化全球互联网使用频率的具体数据颇为稀缺,因此我们无法提供任何简单的方法来量化每个人日常使用情况。但可借由社交媒体活跃度这一透视窗口,间接洞察互联网使用的普遍性。据data.ai显示,WhatsApp以83.2%的日常活跃用户比例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Facebook、YouTube、LINE、TikTok及Instagram,这些平台均有约60%至65%的用户每日频繁访问。

研究进一步补充,工作年龄层中,WhatsApp的日常访问率达到82.4%,YouTube亦接近84%的用户每日活跃。Facebook、Instagram、TikTok的每日使用率分别约为73%、74%、63%。总体上,超过98%的社交媒体用户维持着每日至少登录一个平台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专指活跃的成年社交媒体用户群体,未能全面反映全体互联网用户的使用模式。实际上,社交媒体用户估计仅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0%-95%,且非社交媒体用户上网的频次似乎更低。此外,发展中和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社交媒体普及率相对滞后,提示我们在评估互联网接入质量和频率时,现有社交媒体数据可能不足以充分代表最需关注群体的情况。

尽管存在局限性,当前数据分析揭示全球约90%的互联网用户维持每日至少一次的网络访问习惯,彰显了互联网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南亚/中东/欧美 跨境电商&市场营销最新资讯

-服务于品牌出海、定制营销全方案,跨境电商运营及推广

-为工业制造、农牧产业链及新能源科技行业定制全球化战略。

-专注于品牌国际化进程,策划并实施全面的国际市场营销方案

-通过科学的品牌重塑与价值提升策略挖掘企业全球市场潜能,实现品牌全球覆盖和效益最大化

#互联网# #移动网络# #互联网经济# #上网时间#

#计算机联网# #行业报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