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处的当前位置是:首页 > 民协园地 > 民教沙龙
向海豚教练学“哨子”育儿法
作者:    来源:    日期:2015-08-13 09:45:25    浏览:549

QQ图片20150813085844.jpg

训练海豚和教育孩子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在最近的一场育儿讲座上,《超级育儿师》央视节目公益热线专家马绮敏就以训练海豚的故事为例,形象地告诉家长 “吹哨子”的力量是多么大。
 
孩子也需要家长的“哨子”
 
如果背景中的“海豚”代表孩子,那么“教练”就是家长, “鱼”是代表物质或精神满足,而“哨子”则代表了正面强化的力量。马绮敏说,家长不能只给孩子“鱼”,这样孩子会变成“笨海豚”,“只得到爱和鼓励的孩子,会失去自我意识,所以家长还需要用到‘哨子’的正强化作用。”如果没有哨子,只有鞭子,孩子会变得叛逆,甚至选择逃离家庭。举一个例子,妈妈看见宝宝在沙发上不停地跳,可以选择大声呵斥宝宝,“不要跳,沙发都要被跳坏了!”也可以选择在宝宝跳累的时候把他拉到一旁说,“让妈妈看看,突然发现我家宝宝不跳的时候已经长这么高了。”马绮敏认为,后者就是家长用“吹哨子”,即正面强化的方法帮孩子解决问题的正面例子。
 
孩子做的很多事情,父母常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回到家就是要洗手的,孩子那天回家洗了手很正常。”但在马绮敏看来,孩子做的这些小事,恰好是需要家长不断为其“吹哨子”的事情。
2.jpg
 
 
 
多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那家长该如何为孩子“吹哨子”?马绮敏谈到一个例子。在一次讲座上,她邀请一位家长上台分享与孩子相处时感受到快乐的经历。那位被邀请上台的妈妈说,她和5岁的女儿一起去上绘画课,女儿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告诉她,“这个是跑道,飞机飞;这是铁轨,火车跑;这里有小花,妈妈你闻一闻。”妈妈边说“好香,好香”,一边开心得哭起来。这位妈妈分享完毕后,马绮敏问她,“你为什么感到开心?”她说,“我开心是因为感受到了孩子的开心,我沉醉在她的开心里。”
 
“你记住了这一开心时刻,但孩子学画画能到这一步不是一瞬间出现的,你是怎么做到的?”马绮敏继续问那位妈妈。她回答,“我跟随老师的脚步,没有给孩子要求,只让她跟着老师的教学走,从认识不同的颜色,到画不同大小的点。等她画完,我会在旁边问她看看这像不像下雨的感觉?”马绮敏总结这个妈妈成功时说,“因为每次都跟孩子分享,看到她的进步,也会让她观察其他小朋友的画,这位妈妈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所以特别快乐。”
 
与此同理, 凡孩子做得好时,家长在表扬之余还要问,“你是怎么做到的?”马绮敏相信这是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反思成功的方法。“你说得出来,就做得到;你说得清楚,就做得更好”,她常把这句挂在嘴边,让家长体会不仅要常问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也要问多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
 
马绮敏的女儿在一次测试中考砸了,闷闷不乐地回到家,把试卷给妈妈分析。马绮敏拿起卷子,看到女儿有两种类型的题目全做对了,就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女儿告诉她,因为自己平时喜欢这两种类型的题目,所以老师讲到这类题目时她听得更认真,而且会详细地记下老师讲了什么。马绮敏不断在旁边问女儿,“还有吗,还有吗?”女儿自信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她不再感到失落。马绮敏说,不断给她“吹哨子”,让孩子总结自己哪方面做得好,这是她安慰和鼓励女儿的“独家秘方”。
 
亲子间需要没有规则的自由
 
海豚有训练池、表演池、关系池3个池子。其中在关系池里,教练与海豚只有游戏、互动,他们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别扭。马绮敏说,“和海豚与教练需要3个池子一样,父母和孩子相处有时要有规则,有时候要有没有规则的自由。” “哨子”是原则性的规则,是一个提醒,在大多数时候都可以出现,但家长也要努力营造与孩子的私密空间,这里没有指责和提醒,能让孩子感觉到与父母的贴近。
 
在这个自由空间里,只需要“鱼”的出现。 对于孩子来说,“鱼”代表爱和高质量的陪伴,家长和孩子可能只需要一张大床,在床上玩骑大马。马绮敏提到一个学员爸爸和妻子都是医生,平时工作很忙,但每周都会抽出一小时,一般是在周末孩子洗完澡以后,爸爸、妈妈和宝宝三人在主人房的床上,“唱歌、跳舞、表演故事、玩骑大马”,这个家长非常享受与孩子丢掉规则投入地玩耍的时间。 一次,这个爸爸带孩子去了大鹏半岛,孩子第一次看到小羊,大叫“狗狗”。爸爸说,“因为周围养狗的朋友比较多,孩子只见过狗,所以把羊也看成了狗,一家人笑得很开心。”所以,“关系池”并不一定需要一个舒适、封闭的环境,大自然也可以成为家长与孩子无规则互动的场所。
 
只要享受互动,糟糕的环境也可以变成家长增进亲密的“关系池”。马绮敏的丈夫是个飞行员,女儿幼年时他长期飞在天上,“那时候女儿刚学会讲话,学会了说‘爸爸’。一家人好不容易有时间出门玩,又遇上堵车,本来是很糟糕的事情,但爸爸就可以把堵车变成开心的时刻。” 女儿每隔一会儿就在后座喊一句 “爸爸”,爸爸在驾驶座上回应一句“哎”。有时候,塞得停住了,爸爸就回头看女儿,给她一个回应,“爸爸在这里,听到了。”女儿就一直喊着“爸爸”。所以即使塞车,爸爸都很开心。
 
“让我们开心的感受,也需要不断‘吹哨子’。”马绮敏说,这是她给自己提醒,她的潜意识收集了很多自己成功的做法,并不断得到一个反省作为回馈。如果家长总是对窝火的事情记忆犹新,反而容易把开心变成烦恼,所以马绮敏强调,在遇到困难时,先认同孩子的感受,然后再自我强化对孩子的认可。
 
小心亲子间的“权力斗争”
 
在表演池,海豚就算做错了动作,教练也不会不去责备它,而是会给它鱼做安慰。故事中的“表演池”正如公共场合,是家长和孩子面对其他人时的状态。如果家长也能像海豚教练那样,当孩子在众人面前犯错时,不大声批评,而是仍表示出对他的爱,这样便会建立起亲子间充分、没有隔阂的信任。
 
在公共场合,孩子的“要面子”、 “顽固”或“自作主张”,其实是因为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孩子变成了家庭“权力斗争”的一分子,他们想要挑战家长的权威。 马绮敏说,“如果这时你还总在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这样是错的。或者总让孩子看到你需要时时掌握家里大小事情发展的全部动态,这会让孩变得懦弱或叛逆。”
 
背景资料:海豚教练的“哨子”
 
在训练池里,海豚教练有一把哨子,还有很多鱼,每当海豚完成了教练要求的动作,教练就吹一声哨子,给它一条鱼,这组动作重复了很多次;训练好后,海豚要去表演池,那里有观众,海豚会按照以往训练的方式表演。不同的是,在表演池,它做对了动作,教练会给它一声哨子,做错动作没有哨子,可有一条鱼。
 
海豚不是完美的,它有时会忘记动作,虽然不能得到哨子,但它仍然会得到一条鱼;表演结束后,很累的海豚会和教练来到关系池,这里没有哨子只有鱼,海豚和教练在关系池里只有游戏、互动,而没有任何训练。
 
 
太全神贯注,也可能是注意力缺失的表现
3.jpg
 
 
上课时,全班同学正在认真听讲,小明却突然对老师说:“老师,外面下雨了。”吃饭时,轩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家长在身边连声呼唤她也听不见……这些情况,都被资深青少年行为习惯训练专家陈承毅解释为孩子注意力缺失的表现。日前,在深圳市龙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陈承毅围绕儿童注意力的问题,和到场的家长进行了交流。
 
“全神贯注”也可能是注意力缺失
 
在讲座中,陈承毅提出了几个常见的对注意力的理解误区。其中,最让在场家长觉得意外的是“太全神贯注,也可能是注意力缺失的表现”这一观点。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做事非常投入,特别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比如看电视、玩电脑,往往听不到家长的大声呼唤。这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怎么会是注意力缺失呢?
 
对此,陈承毅说,注意力的维度有多个方面,我们俗称的投入或者专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注意力的转移则是另一个方面。过度投入或者过度专注,表面上看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的表现,但因为过度专注导致的注意力转移问题突出,也是注意力缺失的表现。“如果长期‘全神贯注’,就是出现了注意力转移问题,这会损伤注意力的生理机制,换句话说,对其专注度也会有影响。因为,人的生理机制是系统发挥作用的。”
 
不过,陈承毅反对家长生硬打断的注意力转移方法。比如,当孩子正全神贯注地投入一件事情时,父母却要用零零碎碎的语言打断孩子,这样做的伤害非常大。“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很多孩子的生理机制还不健全,其注意力也在逐渐完善,父母零碎的干扰,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还有可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
 
注意力缺失不等于“情商低”
 
注意力缺失可能带来的问题很多,比如理解力差、看不懂别人的 “脸色”等等,这些问题很容易和情商低这个概念等同起来。注意力缺失和情商低存在因果关系吗?情商低的问题会不会随着注意力问题的改善而消失呢?
 
比如,孩子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容易与人产生冲突;经常触怒老师和家长,不听从师长的教导,变得任性和逆反;很容易错误理解他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导致人缘不佳等。在一般人看来,这些是“情商低”的表现。对此,陈承毅说,上述几个表现,的确是注意力缺失和“情商低”的共同表现,但他提醒,“情商低”和注意力缺失是两个概念,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注意力缺失的问题包括视觉系统失调、触觉系统失调、听觉系统失调、本体感觉失调、前庭感觉失调等多方面的归因,这些多方面的归因会导致儿童在理解力、认知力、感受力中的某一或者多种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部分注意力缺失的问题会导致孩子看起来‘情商低’,但一个情商正常的孩子,一旦注意力缺失的问题得到解决,情商低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陈承毅说。
 
注意力缺失导致自信心丧失
QQ图片20150811172152.jpg
注意力缺失除了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和人际关系外,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孩子自信心丧失。在一次学生活动时,陈承毅发现,有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在自我介绍环节总是不肯上到台前,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一个才上场,而且表现出非常紧张的样子。
 
自我介绍时,这个孩子开口就说:“我是个很蠢的人。”这引来台下哄堂大笑,都以为这个孩子是在玩幽默。可接下来,孩子越讲越离谱,说自己很糟糕,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自己最好的朋友也离开了自己,爸爸妈妈不喜欢他,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玩……台下的听众越听越安静,心情也从最初的轻松变得沉重起来。
 
陈承毅课后和这个孩子沟通,发现他就是因注意力缺失而导致自信心极度下降,所以自我介绍时他会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是“很蠢”、“很糟糕”的人。
 
孩子注意力缺失,表面上是一个行为问题,但其实还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自信心丧失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长期有注意力缺失问题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变得不再主动、积极,而是被动和消沉,成为一个“问题学生”,抗挫折能力变差,缺少克服困难和信心的勇气。
 
注意力问题宜“早发现,早解决”
5.jpg
 
更让家长关心的是,发现孩子有注意力缺失问题,应该怎么办?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年龄是几岁?对此,陈承毅给出了一些建议。他说,孩子注意力的问题,“越早发现,越早解决”是最佳的途径,他认为,3至6岁是解决孩子注意力缺失问题的黄金阶段。
 
解决儿童注意力缺失的问题,有很多种方法,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游泳、骑车、跳绳、书法、绘画等一般的方式来调节注意力缺失的问题。当然,系统专业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专业的方法有药物抑制法、脑电波反馈法、肢体训练法、感统训练法、心理干预法、催眠治疗法等等。不过,陈承毅最推崇的方法是结合上述几种方法的一种家庭全员参与的系统训练法,他称之为“家庭整体训练法”。
 
陈承毅认为,与其他专业方法相比,“家庭整体训练法”有其独特的优势,“与其他传统的专业方法相比,家庭整体训练法能够做到量身定制,改变了传统的千人一训的模式,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一人一方案,针对性很强。”因为有家长的参与,孩子的配合程度也会好很多。此外,此法不用给孩子服用药物,杜绝了很多因为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问题妈妈”的“下乡养儿”体验:以合适的爱帮助孩子成长
 
4_副本.jpg 
 
冯丽丽,河北人,其与丈夫皆有轻度社交障碍,现都为自由职业者。二人育有一女天天。2009年夏天,其一家从北京市搬到昌平郊区。此前,8岁的天天因害怕上学,已经在家休学一年半。冯丽丽和丈夫白天轮流去出版社校稿,剩下的时间陪女儿爬山、逛公园、骑单车。在一次讲座上,冯丽丽认识了乔艳坤,一位对幼儿教育颇有研究的专家,并听从其建议尝试“下乡养儿”。3个月后,天天的问题开始好转。2010年,冯丽丽与丈夫带着渴望返校与更多同学交往的天天回到北京。此后,天天的学业步入正轨,现于北京某中学初一某班担任班长。
 
下乡之初,冯丽丽就开始记录他们一家的生活状态和女儿的问题,笔触间没有避讳她和丈夫对天天的教育表现出的各种焦虑。回京后,冯丽丽整理了记录的“下乡”笔记,历经5次修改后,于2014年5月正式出版,书名为《下乡养儿》。
 
“下乡养儿”是一种不多见的育儿尝试,但在此,我们并不把它当一个育儿范本来推介,包括亲身体验者冯丽丽本人也对此表示认同,她并不试图将《下乡养儿》归类为育儿心经,书中也鲜有经验性总结,多是平和地记录“下乡养儿”的体验和问题。无论在乡下还是在城里,该有的育儿问题仍会出现,“下乡养儿”只是让冯丽丽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这也正是她想与读者分享的育儿新视角。
 
 
1、“问题孩子”背后有“问题家长”
 
27岁生育天天前,冯丽丽开始接触幼儿教育。抚养天天的过程中,她也不断参加育儿培训班更新教育知识,但据她所言,就像盲人看着地图找路,收效甚微,她的天天依旧是个敏感、易焦虑的孩子。比如,冯丽丽尝试过书籍和专家都推荐的“鼓励法”,但受到无数追捧的鼓励教育运用到鲜活的个体身上,也发生了变异,她说,“就算我告诉天天‘你很棒’,她也会怀疑地问,‘真的吗?妈妈你又失望了。’”
 
冯丽丽可以理解女儿的这些问题,并认为自己难辞其咎:幼年丧父,母亲一人拉扯大三姐妹,最小的妹妹频繁惹祸,忧虑的母亲伤心时常念叨的“活不成了”……这些经历变成了自己心里的一道坎。她觉得自己不时表现出的脆弱与焦虑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孩子。所以她说《下乡养儿》其实是一本写“问题家长”带“问题孩子”的书。
 
书中就有她对自己“不懂教育”的描述:天天干扰东东写作业,被东东打了一下,冯丽丽给她出主意——下次他拧你你也拧他。但乔艳坤却纠正她说,“是天天干扰东东写作业在先,下次你听见她告状时可以先问问情况: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打你?谁先动手?她就会知道东东为什么生气,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不合适了。”
 
《下乡养儿》成稿后修改了5次,其中一次,一个饶有兴趣的出版人给她提了意见:让她把下乡的经历改成充满悬念、富有哲理、故事紧凑,人物更有趣的“小说体”。
 
冯丽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了两天,最后还是改回原来的样子。直到去年,这本书才最终出版。面对漫长的等待,冯对自己解释,“谁愿意看一本问题家长带着问题孩子写成的书呢?”但写作这本书却为她梳理出下乡养儿过程中摸索到的育儿方式:以合适的爱帮助孩子成长。
 
 
2、在田野,想通“是黄瓜就会结黄瓜”
QQ图片20150811172408.jpg
 
一开始,冯丽丽对能否通过锻炼使天天早日重返校园并无把握,而且下乡初期,她和丈夫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怎样培养天天的独立意识?
 
乔艳坤告诉冯丽丽,“做饭这件事对天天非常重要,这对她的自立能力、条理性、办事能力都非常有好处,她能从这件事收获巨大的成长。”接受了这个观点,冯丽丽开始督促天天做饭,丈夫劝她别这么心急,她说,“不行啊,再拖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学校啊?”
 
夫妻二人哄着天天做午饭,天天学会了米饭、鱼、包子的做法。她偶尔也会要求减少工作量,但大部分时候,冯丽丽选择严格执行让天天早日独立的计划。
 
有一次,天天端锅时粥洒了,脚被烫伤,冯丽丽看天天哭着在水龙头边冲脚,就主动打了水给她泡脚,然后把饭端到床头给她,乔艳坤说,“其实天天的疼只有一分,她的情况可以自己倒水,你不该帮她。”这一次,冯丽丽不服气地顶撞了乔艳坤,“为了帮助孩子成长,难道父母要变成教练,家庭要变成战场吗?”
 
经过了激烈的心理斗争,及与丈夫的头脑风暴,冯丽丽最后决定不再让天天做饭了。夫妻俩在院子里试着缕清所有事情的前因后果——当天天不愿意上学,再强迫她去学校,就会加强她对老师的恐惧,并且把她的厌学症变成了顽疾。同样的,坚持让天天做饭,不顾她内心的感受,她也许会变成一个让父母无法接受的孩子。
 
“该让孩子怎样做”的问题一直令冯丽丽纠结,许多时候,这些纠结还会引起她和丈夫的争吵。在一次与丈夫的争吵后,冯丽丽冲丈夫喊,“我害怕做错,耽误了孩子啊。”随后她走出房间,坐在田野看着菜地里的豆角和黄瓜架,“我似乎听到他们说,‘不要担心,是黄瓜就会结黄瓜,是豆角就会结豆角。’”放下了心里的压力,女儿的问题有了答案。
 
 
3、在乡下,女儿学会了与朋友相处
QQ图片20150811172423.jpg
下乡,除了让冯丽丽找到合适的心态面对育儿的问题外,也缓解了天天的社交障碍问题。在经历了与房东的孙子,7岁男孩东东争吵、打架、和好的过程后,天天体会到了与人交往的乐趣。一天,母女俩一起洗衣服时,天天告诉冯丽丽,“以前我不会跟小朋友打交道,跟谁都玩不好。我现在可有办法了。我呢,想让东东跟我好,我就对他好,有什么事我都帮着他,向着他,他就把我当成好朋友了。”
 
冯丽丽帮助天天树立社交信心的方法是,告诉她不要轻易对陌生人下判断。有一次,冯丽丽带天天去买鱼,认识了店主的女儿李美,回来后,东东告诉天天不要和李美一起玩,因为“她是个笨蛋,老师也说谁和她玩就会变得和她一样笨。” 而冯丽丽却告诉天天,“不会的,她学习不好可能是老师讲课的方法不适合她,将来会有改变的机会。而且就算她学习不好,长大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商店,那样过生活也很好。”天天接受了妈妈的说法,开始领着李美和东东一起玩。
 
乔艳坤则用更接近生活的方式教会天天控制情绪,应对与陌生人接触时的不适感。乔艳坤喜欢和孩子一起做事情,一边教孩子各种技能一边观察孩子的变化。冯丽丽在书中描写到:乔老师与天天一起做饭,天天一直抱怨,“我不想做饭,我们可以不吃饭吗?”乔艳坤不予理会,继续用轻柔坚定的语气告诉天天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几天后,天天学会了做饭。
 
“这种控制方法叫注意力移位。”乔艳坤说,家长要把指导和教育孩子的控制权放在自己的手里,“我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才不会被孩子的行为牵着走。”在教育天天时,面对天天的情绪发作——哭闹或者悲伤,乔艳坤大多选择继续做手上的事情。
 
 
4、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作为大胆尝试“下乡养儿”的家长,下乡是冯丽丽为脆弱、敏感、脾气大等都市“儿童病”开出的药方。但是否下乡吃苦,就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呢?冯丽丽绝不认同这个观点。就像只比天天小一岁的东东,他从小生活在农村,同样接受着父母的“训练”,每天喂动物、清理院子、帮忙种地,但东东身上一样会存在那些儿童都常出现的问题,但他的家长可能并不会认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天天就曾经告诉她,“东东做不完作业他妈妈就不让他玩,还经常因为贪玩挨打,考试成绩不好,过生日就连蛋糕都没有。”在对东东与天天的观察中,冯看到了相同育儿环境背后的区别。她说,“有的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方法爱孩子,他们只认可能够按照他们规划的路线发展的孩子。不找到合适的方法爱孩子,对孩子的‘训练’就是折磨。”
 
关于对冯丽丽一家“下乡养儿”产生促进和帮助作用的乔艳坤,冯丽丽对她是认可与感谢的,但当《下乡养儿》一书面市后,不少家长读者找到冯丽丽打听乔艳坤的联系方式,希望她也能为自己遇到的育儿问题提供帮助。
 
对此,冯丽丽的态度很冷静,她告诉那些家长,“一个好老师可以纠正父母的行为,一种好方式可以解决育儿的问题,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还要靠父母来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