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墙壁文化是一所学校亮丽的风景线,它对于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和师生人文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和塑造他们健康的个性心理,都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但是,如果在学校的橱窗里、走廊上、墙壁上、立柱上、门窗上、甚至厕所里,都张贴着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口号标语、文言涩句,满满当当,铺天盖地,这样一味追求“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墙壁展览”、“墙壁补丁”、“‘强逼’说教”, 效果必然堪忧。
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画过一幅《川上图》:一位老汉牵着毛驴过桥,桥下河水哗哗,波涛汹涌,小毛驴似乎害怕了,拼命地扭着头、撑着蹄,不肯上桥。牵驴人憋足了劲,用力拽紧缰绳不放。其实,画上的人与驴之间并没有画出缰绳,而是可以让人意会的留白。
无独有偶,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呈现给人们眼前的只有寥寥几笔“水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乱石之中涌出的清泉,顺流而下的6尾蝌蚪。没有画缰绳,却胜过有缰绳;只画了蝌蚪,却让人满耳蛙声。因为这留白,方寸之间,天高地阔,山长水远,都跃然纸上。以虚写实,虚实相生,这就是中国画的“留白”艺术。假如画家在纸上满满当当地泼墨挥毫,那绝不能成为公认的“名画”,只会成为失败的“涂鸦”。其实,校园墙壁文化也有必要留白。
“格式塔”心理学派中的“完形压强”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不完美或缺陷,即有“空白”刺激物时,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美的倾向,从而引起进取、追求的内驱力,并积极主动地填补和完善“空白”。校园墙壁留点的“空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整的倾向,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愉快的感受,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激活探索意识和创新潜能。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教育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反刍、去领会、去体验。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校园文化墙的“留白”,所输出的信息虽然不是“全息”,正因为如此,就易形成一种“潜伏着的信息”。
适当“留白”, 从表面看来,诚然相对减少了传递的信息,但客观上却促使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逐步学会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提高“润物细无声”的效能。再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来看,留白可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探索、发现,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主动地构造知识。而“强逼式”“满墙灌”模式,怎能给学生留下“体悟”的空间和时间?
环境能“诲人”,也能“毁人”!学校不是游艺场所,不是张贴得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就可以了。这样不仅给人以浮躁感和压迫感,还会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审美疲劳”和“视觉模糊症”,阻碍学生探索意识的萌发和创新意识的萌动。学生可以接受“教育”,但绝不认同必须接受类似的“教训”。墙壁可以说话,但是不能沦为“话痨子”,因为教育的艺术在于让受教育者始终不觉得自己正在受教育。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校园文化墙建设的科学性、艺术性,不仅仅是“千方百计提高教育经费筹措能力和使用效益”的问题,更是关乎到学生心智和谐发展的大方向,为教育不可不知,给校园文化墙保留一些留白的权利,给孩子们更多一些对知道理解的空间,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