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岁的女生小何(化名)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在妈妈看来,小何是一名性格乖巧,听话懂事的孩子。刚开始上小学时,小何和大多同学一样,与人和睦相处。不过慢慢地,家长老师发现小何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同时,小何在做作业时开始出现不时拔自己的头发。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她头发变得极为稀少,某些部位还出现“斑秃”,连眉毛、眼睫毛都拔……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何患有拔毛癖呢?市心理健康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余晓洁介绍,小何拔毛癖的行为属于儿童行为障碍,“主要是因为焦虑情绪没能得到有效疏导而发展而来的。”余晓洁介绍,这种拔毛癖往往是无意识的。“一般来说拔毛癖患者发病前,多有导致情绪不稳的诱因,比如学习压力过大、遭到父母打骂、缺少亲情爱护等。”余晓洁说,小何就缺少亲情爱护,父母经常在她面前吵架、打骂,并且忽略了对她的关爱。“这让她感到恐惧和焦虑,而她自己又不懂得疏导,从而通过拔头发的自虐行为缓解恐惧与焦虑,慢慢就发展成具有强迫行为的拔毛癖。”她介绍,拔毛癖只是儿童行为障碍的其中一个表现,有的人还会不自觉拧自己的大腿,还会拿尖锐的物体扎自己等。
那么,对于患有儿童行为障碍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余晓洁建议,小何的父母要注意关爱孩子,多带他们出去走走增进亲子感情;同时与小何沟通,告诉她以前吵架是父母不对,这有助于孩子去解开那时不能理解的压抑。余晓洁还说,像小何这样,家长要带孩子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因为这时候靠家庭的普通引导已经很难起作用,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治疗才能纠正。
余晓洁还提醒,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出现吵架等夫妻矛盾时不回避孩子,“其实这是错误的,孩子对情绪的感受是很敏锐的,他们能感受到家庭氛围的变化。”余晓洁建议,就算夫妻之间偶有争吵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为人父母要营造和睦友爱的家庭氛围,这才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已在《东江时报》发表)